WHAT

「Reborn –Artists Weaving Life–」

2025年4月26日—2025年7月6日

【展覽概述】

本次展覽以日本文化的核心理念「與自然共生」及「生命的行蹤」為主題,展出六位當代藝術家的約67件作品。

自古以來,日本文化強調與自然共生,對自然之美與力量懷有敬畏之心。四季更迭和自然的韻律深深扎根於人們的生活與文化之中,孕育出了日本獨特的美學。

本次展覽聚焦於人與自然的深層聯繫,儘管這種聯繫在現代社會逐漸淡薄,卻仍在日常生活中被珍視和傳承,並將其融入創作活動中,以視覺的方式呈現「生命的行蹤」。這六位藝術家們用流木、廢舊紙板、狩獵所得的動物膠等材料,並與它們進行真誠的對話,從中汲取靈感,最終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。儘管每件作品的表現形式各異,但它們卻共同引導我們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。在當下環境破壞和氣候變遷的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,希望本次展覽能夠讓我們重新審視日常生活,並思考人與自然的共生之道。


【參展藝術家】

鈴木初音
1995年生於神奈川縣。運用自種植物和天然材料進行平面作品創作。透過追溯傳統材料及其手工技藝,探索現代造物的根源。

玉田多紀
1983年生於兵庫縣。擅長運用廢舊紙板,創造出獨特的立體作品,以獨特視角表現生物的形態美與特性。此外,還在美術教育領域推廣紙板藝術的創作技法。

永澤碧衣
1994年生於秋田縣。深受東北地區狩獵及「又鬼文化」影響,並取得了狩獵許可證。她的創作理念是對生命心懷感恩,並將所有部分充分利用,使其延續至新的生命形態,這種做法正是古代傳承下來的生命循環的體現。

帆刈晴日
1990年生於愛知縣。透過解構自己繪製的畫作並重新組合,創造出全新的造型。這種創作方式打破了傳統繪畫的觀念,可稱之為「再生藝術」。

水田典壽
1977年生於東京都。他使用海洋漂流物和廢棄家具進行創作,儘量減少人為加工,還原素材本身的美感,並賦予其新的價值。

宮川達也
1961年生於岐阜縣。他利用未被用作板材的木材進行雕刻創作。30餘年的教育經驗使他的作品造形富有溫潤的美感。


主辦・策展:WHAT MUSEUM
後援:品川區、品川區教育委員會
監修:立島惠(佐藤美術館學藝部長、美術評論家)


【語音導覽】

下載 WHAT MUSEUM 官方應用程式,可免費使用語音導覽。本次展覽的日語語音導覽由演員小林涼子擔任解說,她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展出作品並介紹本次展覽的亮點。

小林涼子 個人簡介
1989年生於東京都,4歲起以童星身份進入演藝圈。曾出演 NHK 晨間劇《虎に翼》等多部影視作品。自2014年起開始投身農業,並於2021年創辦「株式會社 AGRIKO」,運營「AGRIKO FARM」,同時開展藝術相關事業。除了演員和企業家身份外,她還積極參與新聞節目、廣播等領域,拓展多重職業領域。

 

展覽期間
2025年4月26日(周五)~2025年7月6日(周日)
會場
WHAT MUSEUM WHAT MUSEUM
(〒140-0002 東京都品川區東品川 2-6-10 寺⽥倉庫G號)
開館時間
周二—周日11:00 —18:00 (最後入場時間 17:00)
周一休館(逄國定假日時、次日周二閉休館)
入場費
一般成人
1,500日元
大學生・專科學生
800日元
國中生高中生
免費

本次展覽會期中,無限制入場可能的passport熱銷中
WHAT MUSEUM PASSPORT 2,500円

本美術館內創建的”建築倉庫”中,保管著800件以上建築師和設計事務所的建築模型作品,在觀展會期中,可參觀其中一部分被展示的模型作品。
參觀費:建築倉庫 入館費 900円、展覽套票(高橋龍太郎收藏展+建築倉庫入館費))2,000円

希望參觀收藏展的客人請點擊鏈接這裡請從「展覽會門票」或者是、「建築倉庫+展覽會門票」的頁面預定。

門票指定的是每小時日期和時間。


【相關活動】

1)工作坊:用廢舊紙板製作「面具」
時間:2025年5月10日(週六)、5月18日(週日)

2)參展藝術家講座
時間:2025年4月26日(週六)、4月27日(週日)
場次:每日2場(11:30~、14:30~)